孙信与命运博弈

时间:2012年08月07日信息来源:世纪山东网

 

 

图1孙信手绑笔套写书法

图2、孙信的书法作品

    (本报讯) 记者张代生  在去孙信家的路上,我就一直想,正值壮年却突遇横祸,从总工程师、副局长到高位截瘫的病人,强烈的反差,13年的肉体与精神痛苦,现在的孙信会是什么样呢?
      1999年,52岁的孙信是徐州铁路分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,正是年富力强,干事业的好时候。不幸的是,在一次检查工作后返回的路上遭遇车祸。由于颈椎脊髓神经受到损伤,致使胸部以下毫无知觉。从1999年到 2009年,十年间先后作了七次手术,虽然生命保住了,但是孙信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——高位截瘫。
    他的人生轨迹,生活空间从此完全改变了。
    “出车祸后,开始是怕死,后来是想死,再后来就是什么都不在乎了,活一天,就与命运斗一天。”孙信笑着说道。
    没有失落与痛苦,有的只是开朗与豁达。我面前的孙信和蔼、思维敏捷,还有一种誓与命运搏斗的锐气。
    由于腰部没有力量支撑,孙信坐的时间长了会受不了,见孙信在轮椅上坐得这么直,我就劝他躺下,孙信摆摆手,坚持坐着。
    “你别看他不能动,每天要做的事可不少,订了好几种报纸,看报纸,做剪报,练书法,还要治疗,锻炼,他可忙了,光装订好的报刊剪辑就九本了。”孙信的妻子张秀萍一边给他按摩,一边说。
    我随手翻了翻,其中有历史人物、健康养生、资料集锦、书法等。
    高位截瘫后,孙信的手指功能也受到了损害,两手不能拿东西。这种情况下,他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呢?
    执着的孙信想了一个办法——将东西绑在手腕上,借助手腕的力量。
    受父亲影响,孙信从小喜欢书法,还曾专门拜过师。手不能握笔了,可对书法艺术的喜爱,让他无法割舍。于是,他找人为自己特制了一种笔套,毛笔固定在笔套上,写字的时候,把笔套套在手掌上,一笔一划,全靠手腕的力量。虽然很累,但是对孙信来说,能拿起他心爱的毛笔,就很幸福了。
    “路漫漫其修远兮”,“宁静致远”。这一幅幅用特殊方式写出的书法,抒发的是孙信的心声,是对自己的鼓励,是对命运的抗争,也是继续他未尽的抱负。
    曾经,孙信也有远大的理想,他想成就一番事业,他热爱他的工作。孙信出生于1947年,祖籍江苏扬州。父亲是铁路工人,因为家里穷,为贴补家用,母亲在孙信上初中那年,就给人家当保姆。很小,孙信就由姐姐带着在街上卖水。艰苦生活的磨练,养成了孙信坚忍不拔的性格。也正因此,孙信才能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、磨难、和挫折,也才更能理解基层工人的需求和心声。
    孙信当副局长时,凡是基层工人的上访,他一批到底,而后还再次过问。职工不论谁找来,能解决的就解决,解决不了的也一定给予答复。当年,孙信身边的人都知道,跟孙副局长下去检查工作,一定要自带干粮,否则就会挨饿。开始,还有人不信,没想到跟孙信下去后,发现孙副局长真的不让下边接待,那人很是后悔没自带干粮。
    1995年,一职工的女儿得了脑胶质瘤,他知道后,写了封信给那位职工,在信中对那位职工进行了安慰的同时,让人捎去四百多元钱。
    2000年5月。孙信从上海手术后回徐州,车快到徐州时,刘生书记对着孙信的耳朵说:“听说到徐州站站台接你的人不少,说明大家很关心你,到站后你不要太激动啊,否则对身体不利。”
    果然,许多人自发地来接站,一站台都站满了,其中很多是普通的铁路职工。这一会儿,孙信的眼睛湿润了……
    还有什么比群众发自内心的关心和鼓励更珍贵呢?谁是好领导,群众最清楚。
    孙信是一位大孝子。1999年,孙信的弟弟因脑瘤在手术后抢救无效去世,同年年底孙信遭遇车祸。为怕年事已高的二老再受刺激,自己遭遇车祸的事孙信一直瞒着二老,这一瞒就是八年,直到两位老人相继去世。有人曾问:你是怎么瞒住的?是呀,八年!
    为了怕两位老人知道自己的真实状况而难过,在自己忍受着痛苦折磨的同时,孙信绞尽脑汁,想尽办法编织各种“谎言”。先是让家人告诉老人自己伤的不厉害,腿断了,养养就好了;后又说在外地出差;再又说出外学习等等……以前,孙信每隔一段时间就利用节假日去南京看望父母,出车祸后,为了不让老人担心,孙信就每周六上午,用手机跟父母通话。一次母亲过生日,很久没有见到母亲的孙信为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与思念,在电话里含泪唱起了《祝你生日快乐》,电话那头,母亲笑了……
    “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。遥知不是雪,为有暗香来。”这是孙信为女儿抄录的王安石的《咏梅》诗。虽然身在病中,但是孙信对当前的社会仍很关注,他没忘记作为一个父亲的职责。为了不让女儿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摔跟头,孙信执意亲自为女儿写信,信中写道:“女向梅花学习什么?不争名,不争利,不张扬,不骄不躁,不畏困难。”
    其实,孙信的品格不就像高洁的梅花一样吗?
    济南铁路局劳卫处处长刘伟强告诉我,孙信的家庭堪称徐州的优秀家庭,孙信出事时,女儿正上高三,同样坚强的女儿以徐州市文科状元回报了这个遭受巨大变故的家庭。他的妻子张秀萍是徐州老年乒乓球队的优秀队员,多年来尽心尽力的照顾他,还抽时间打球。
    “现在不仅是我一个人打球,还是替孙信打,当年,我们两人是打乒乓球认识的,乒乓球是我们的月老,打球可以锻炼身体,也可以放松心情。”张秀萍说。
    在我和孙信交谈的一天中,他始终面带笑容,乐观的孙信让我都忘了他是一个病人。
    每当有人来看他,孙信总是提前做好准备,刮刮胡子,忍受着腰部的痛苦,正襟坐在轮椅中。他从不在外人面前表现出自己的痛苦,他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。
    坚持,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。这是孙信自己写下的字句。
    孙信在用自己的方式坚持着。坚持着自己的道德,坚持着与命运的博弈。
    虽然是瘫痪的病人,但是孙信仍时刻关心着国家的大事,关心着铁路建设,铁路改革。报纸上只要有有关铁路方面的报道,他都把来龙去脉搞清楚,有时,甚至比在职的人员都知道得多。而对他曾经的部下,他也是极尽关心。青荣城际总指挥徐爱国是他的老部下,当时,青荣城际正在建设当中,每当有人去,他总是问,徐爱国的工作怎样?工程进度怎样?
    对帮助过他的人,孙信同样念念不忘。2010年,为了表达感激之情,孙信开始写《漫漫截瘫路》一书,书很薄,全文不到两万字,然而孙信却用了两年的时间,有时因为疼痛难忍,一天只写几十字,但是孙信硬是咬牙坚持写完。
    说话间,孙信不停地甩动胳膊。他告诉我,手臂麻木,涨得难受。我注意到孙信的两个手臂尤其是两个手掌肿得厉害,手指涨的很粗。张秀萍说,他说话、吃饭都受到了影响,话说多了就会气喘嘘嘘,吃饭也只能慢慢的,快了就会噎着。
    一个手不能握笔,连坐着都痛苦的人还要专门写文章感谢帮助过他的人!
    刘威强说:“孙信的人品,为人处事的方式,他的精神让人尊重和敬佩。”
    “让我的后代在了解我人生受到的磨砺中,受到一些启迪……希望有车人和开车人能够真正做到‘安全第一,严格遵章’,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,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造成自己和他人的惨痛悲剧。”
    这是《漫漫截瘫路》一文的结尾。这里,孙信这个截瘫的身躯里散发出的火花,能把冰融化,能让那些自私的人汗颜。
   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,生命中的每一种、每一次经历,都是宝贵的财富。这,也是孙信给与我们的启迪。
(作者:人民日报张代生)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无人缺席的盛会